财道网

导航

当前位置:品牌网品牌财经社会热点

中国第三大沙地植绿 “世外桃源”元上都焕生机

  中新网锡林郭勒9月18日电 题:中国第三大沙地植绿 “世外桃源”元上都焕生机

  中新网记者 刘文华

  “以前虽然羊养得多,品质不好,卖不上钱。现在养得牛虽然少,可都卖得很好,而且祖先的草原也回来了。”18日,64岁的蒙古族牧民阿布日米德笑着对记者说。


图为64岁的蒙古族牧民阿布日米德老人讲述牧区变化。 刘文华 摄

  阿布日米德老人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人,正蓝旗也是元上都遗址所在地。这位老牧民曾养有300多只羊。20多年前,风大干旱,草场严重退化,他下决心转出全部羊,改养优质品种的牛,家里的草场得到恢复的同时,收入也逐步增多。


图为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的浑善达克沙地上,几头牛悠闲漫步。 刘文华 摄

  元上都遗址位于中国第三大沙地--浑善达克沙地中,曾因《马可·波罗游记》与英国诗人柯勒律治的传播被世界熟知,其英文Xanadu引申译为“世外桃源”。


图为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的浑善达克沙地,牛群与汽车“会车”。 刘文华 摄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相继实施,沙地变草场,“世外桃源”绿意盎然,再焕生机。

  阿布日米德的养殖业由量到质的转变是正蓝旗对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治理措施“减羊增牛”和“草畜平衡”的一个缩影。当地政府还根据土地实际情况实行围封禁牧、重点保护、退耕舍饲等方式“让草原回来”。


图为航拍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的元上都遗址。(资料图片) 和平 摄

  2000年以来,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相继在浑善达克沙地实施,成效显著。


图为航拍浑善达克沙地腹地正蓝旗境内沙帐。(资料图片) 和平 摄

  如今,正蓝旗草畜平衡区植被盖度达到47%,累计控制水土流失350万亩,旗内浑善达克沙地重度受损地区得到有效治理,流动与半流动沙地基本固定……这些生态巨变正在让这里再次令人“心动不已”。(完)

上一篇:节俭风流行 浙江中秋月饼“轻装上阵”         下一篇:中国铁路国庆假期运输启动 预发旅客1.08亿人次

Copyright © 2012-2024 ppw.ixxq.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品牌网.
邮箱:1837655332@qq.com